1 目的
1.1 通过实施有效的纠正、预防等改进措施,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管理体系运行或技术运作中出现的需改进的各项工作的处理。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监督员、内审员等提出需改进工作的建议,并对改进工作进行跟踪验证。
4.2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和有关责任部门负责对不符合工作和需改进的工作所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并负责实施。
4.3 质量负责人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核、实验室负责人批准需改进工作的改进措施。
5 作业程序
5.1 持续改进的策划:为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本实验室通过实施以下工作,持续追求改进管理体系的各过程:
5.1.1 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
5.1.2 应用外部审核结果;
5.1.3 内部质量控制数据分析;
5.1.4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5.1.5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5.1.6 资源或其他改进。
5.2 日常的改进工作:日常改进工作的管理,使用结果分析、外部审核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日常监督、内部审核、内部质量监控等。
5.2.1 实验室每年对检测报告、客户投诉进行定期分析,每年对客户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本实验室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情况,提出改进的建议。
5.2.2 积极应用外部机构(包括认可/计量认证等)的审核结果,以及不符合工作的整改跟
1.1.1 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当发现不符合或偏离规定程序的工作时,
应立即纠正,再评价纠正措施的需求,进而采取纠正措施,纠正措施应记录、监控、验证,防止问题再发生。
1.1.2 按《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潜在不符合及其原因,制订预防措施计划,确定相关部门和人员执行,监控实施过程、记录实施结果,评审结果的有效性。
1.1.3 监督员按《监督管理程序》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时应提出改进监督工作的建议。质量负责人对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防止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1.1.4 按《内部审核程序》,在内审时发现的需改进工作,由内审员提出,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在商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由内审员跟踪并验证
其有效性。
1.1.5 按《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程序》,建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采用SPC、柱状图等等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内部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的建议。当发现监控数据超出质量控制指标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纠正,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1.1.6 按《管理评审程序》,每年至少管理评审一次,评审内容涉及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应性分析、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客户反馈意见、内审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报告、改进的建议等。
1.1 较重大的改进工作
1.1.1 当对现有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活动需要更改及资源需求发生变化时,在改进策划时应考虑:
1.1.1.1 改进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1.1.1.2 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和确定改进方案;
1.1.1.3 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结果。
1.1.2 实验室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外部审核结果、顾客投诉、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寻找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认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检定/校准和检测服务质量、活动变更和资源配置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改进措施,报质量负责人审核,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予以实施。
5.3.3 涉及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适宜性等重大改进建议,由实验室负责人批准,质量负责人对改进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督和验证。
1.2 改进工作的评价
5.4.1 在每年管理评审前,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对改进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主要采用书面报告,填写《改进措施检查表》。
5.4.2改进工作的项目和建议,作为管理评审提出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输入内容,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会议讨论评价。
1.1 记录
所有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措施记录,以及跟踪验证形成的报告等,由文件管理员按《记录管理程序》归档保存。
2 相关文件
2.1 《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XD-OP-CL-011
2.2 《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XD-OP-CL-012
2.3 《内部审核程序》 XD-OP-CL-014
2.4 《管理评审程序》 XD-OP- CL-015
2.5 《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程序》 XD-OP-CL-029
2.6 《监督管理程序》 XD-OP-CL-031
2.7 《记录管理程序》 XD-OP-CL-013
3 记录表单
3.1 《改进措施记录》 XD-OP-CL-010-D01
3.2 《改进措施检查表》 XD-OP-CL-010-D02
8 附件
无